联系我们
广州市寄宿小学、中学。2025年新生报名咨询正在接待中 咨询电话:020-82259789 020-82259482.

校园动态

专家:让家校关系正位,莫让家长群变成“指责群”“攀比群”

近日,陕西的一名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信息,随即引发网友们热议。网友截图显示:一家长在班级微信群询问老师全班平均成绩,并希望老师能够分析学生为何出错,不料被语文老师辱骂并让“转学”。随后,校方称已对当事老师进行了批评。有网友表示,如果双方私聊,而不是在家长群里公开讨论,或许就不会激化矛盾。

事实上,家长群的管理问题尚存已久。

家长群本是方便家长和老师联系、减少家校沟通成本的便捷平台,也曾为促进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作出过贡献。但最近却不时因群成员之间“水火不容”而屡生事端:有的家长因受不了群里的阿谀奉迎、攀比炫耀而“愤然出群”,也有家长因质疑老师给孩子排座位、没按老师要求填问卷而被“扫地出群”,甚至有家长因为开跑车送孩子上学而被“踢出群”。

相信家长和老师都是爱孩子的,也都愿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努力。然而双方在教育分工上的不明确、家校衔接上的不顺畅以及教育方法上的不匹配,让双方共同的美好愿望时常走向它的反面,从而酿成彼此的芥蒂和不快,一些极端现象还被传播到互联网上,引发其他家长群及社会的忧虑。


学生家长

(群里)可能有六七十个家长,班主任发一个通知,家长都点赞,就把消息都覆盖掉了,其他想看的人可能看不到了。

学生家长

(听说过)刚刚上学上一年级的这种家长群里,(有老师)说某某家长(学生)作业没有做。

学生家长

家长在老师群里跟风点赞可能存在这个心理,就是说想让老师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。


据媒体报道,有家长在群里排队称赞老师,发布育儿经,因私事互怼,甚至发布拉票信息……家长群中的重要通知很快就被刷屏了。此外,家长群的“变味”,也增加了老师们的课外负担。

把更多的内容,孩子学习情况一些反应,实际上是对孩子隐私的一种泄露,(并不能解决问题)不能够解决什么问题,家长回复当中,班主任也要花时间去看去处理。

家长群是家长和老师的交流群,更是家庭教育和课堂教育两种教育互相沟通协调的网络空间。家长们的言行举止、价值取向,如果时不时散发出铜臭味、市侩气和庸俗气,那么对于孩子们,无疑都是一种恶劣的负面影响。当部分“家长群”变味成老师和家长责任互推、互怪的“指责群”,家长们互相炫富的“攀比群”,不仅“家长群”原有的沟通功能消失,而且这样的负面情绪还会通过家长传染到孩子身上,造成一些孩子之间的矛盾,甚至扭曲正处青少年阶段的他们的价值取向,影响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风气

孟德斯鸠说:我们接受三种教育,一种来自父母,一种来自教师,另一种来自社会。家长群无疑也是个承载教育功能的“小社会”。我们应当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家长群,让孩子在这里学习社会规则、人际往来和正常的行为规范,而不是被污浊的氛围包围、熏染。

国内有关教育专家认为:家长群出现各种新闻和问题,关键是没有定位好家长群的性质,家长群实际上是工作群,工作群主要是由学校班主任向家长发布家校联系的信息,但是过去的家长群变成了聊天群,变成了家长去打听学校孩子的表现,和学习成绩的群,包括老师在家长群里布置相关的作业的群,这都是家校关系不明确导致的家长群的异化,因此现在地方部门发布对家长群的公约、规定实际上就是让家长群回归到安静,不再那么喧嚣,以前的喧嚣实际上是家长群的不正常态,包括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错位,目前来讲我们应该非常明确的定位好学校应该干什么,家长应该干什么,家校之间的沟通不要没落,也不要喧嚣,家校之间最好没有信息就不要互相打扰。

网站首页 | 学院简介 | 师资力量 | 招生指南 | 网上报名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

学校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长岭路83号  学校电话:020-82259789 020-82259482
Copyright © 2009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301727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