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自觉性不够,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开小差,不是喝水就是上厕所,要不就玩笔套、橡皮……半个小时的作业最后要2个小时才完成。很多家长这个时候肯定是火冒三丈,批评孩子,却发现这样孩子越来越排斥做作业了,如果劝说打骂都不行,还可以试试下面几个办法。

一、慢慢从各方面着手,学着做一个懒家长
父母不要手太勤,忍不住帮孩子去做,要让孩子自己学着照顾自己,引导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。如果父母都帮孩子做了,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给父母剥夺了,孩子的能力就一点也发挥不出来了。
二、用鼓励代替谩骂
孩子的内心是非常纯净和敏感的,如果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对孩子说“你怎么这么笨,这道题跟你讲了几遍了,你还不会?”,孩子内心会受到伤害不说,还会陷入到自我怀疑里面,他们会真的为此怀疑自己的智商,这对孩子发展是很不好的。遇到理解能力差的孩子,家长应该多一些包容,用鼓励的方式给他们树立信心,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比别人差,当孩子有了信心之后,学东西也会更快。
三、番茄学习法
孩子在学习15分钟左右的时候会有一个疲倦期,这个时候孩子是学不进去东西的,我们可以根据孩子这一特性制定一个规矩:学习15分钟休息5分钟!让孩子在失去学习兴趣之前休息调整一下,学习效率会更高,孩子也不容易出现厌学的心理。当然,这5分钟的作用还是很大的,家长们可以借此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,孩子大脑也能得到放松,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还是挺有效。
四、给孩子留下自由支配的时间,让孩子有动力早完成
家长把每天老师布置得作业做一个大概得估计,将孩子需要完成得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。完成作业后给孩子留下自由支配的时间,如玩他喜欢的玩具,或者打一会儿游戏,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。
五、营造一个好的环境
有很多的家庭,父母在催促孩子写作业的同时,自己却在一旁玩手机,看电视。电视噪音不仅会影响孩子写作业的思绪,更加会让孩子产生不公平的心理。所以,写作业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,也是重要的一点。如果想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,首先得让孩子爱上学习。最好的方法就是,孩子看书学习,父母在一旁读书看报,亲子共同学习营造的氛围,更能让孩子喜欢上学习。
除此之外,家长应该注意的是,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唠叨、催促孩子赶紧写作业。聪明的家长,应该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,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。小孩子的习惯养成几乎完全掌握在家长手里,少抱怨,多鼓励,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也是快乐的事情。